中國制造業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制造大國,但大而不強的局面始終困擾著我們,嚴重影響到中國制造業核心技術的發展。針對制造業,近幾年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進行核心技術的研發,我們的技術在不斷提升,國外也在不停的進行技術更新,因此我們要堅持不屑的追趕甚至超越。
我們以圓珠筆為例,目前國內有三千多家制筆企業、二十余萬從業人口、年產圓珠筆四百多億支,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制筆大國,但一連串值得驕傲的數字背后,卻是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大量的圓珠筆筆頭的球珠卻需要進口。國外生產設備對原材料的要求相對更高,國產不銹鋼線材無法適用,必須依靠日本進口易切削不銹鋼線材。同時,與之相匹配的墨水也要從德國、日本等國家進口。從而形成了我國當前圓珠筆產量第一,但核心材料和設備卻大量依靠進口的尷尬局面。
很多人會問,我們的國家能造出宇宙飛船、原子彈,為什么生產一個小小的圓珠筆頭的鋼球,還要長期依賴進口呢?并不是因為這個技術有多難,而是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做研發。相對于鋼鐵產業,制筆是個體量很小的行業。比如,一家鋼鐵廠一天的產量,可能就夠制筆行業消化一年。對鋼廠而言,這點利潤微不足道,它沒有動力去搞研發生產,制筆企業也沒有足夠力量,因而依賴進口。這種情況就需要國家和企業間相互配合,把核心技術提升起來,從而贏得市場主動權。
隨著工業4.0的推進,中國制造業正處在飛速發展階段,未來5-10年是企業發展核心技術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的步伐不能停止,國家和企業都應該加大投入和完善科研平臺,提升核心技術才是中國制造業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