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行業起步較晚,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與國際同行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從整個機器人市場來看,中國機器人占有率比較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近幾年人口紅利逐漸下降,給機器人產業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有望迎來爆發期。
工業機器人技術是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主要手段和途徑,政府要對國產工業機器人提供更多的政策和經濟支持,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加大國內的技術投入與改造。質量是基礎,技術是核心,服務是口碑,因此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同時入手,逐步滲透制造業的各行各業,并且由制造實施性向服務型轉化。
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工業機器人發展相對較快,很多制造企業已經在著手“機器換人”的相關工作。在一些流水線工作中,一臺機器人可以替代5-10個人的工作,而且能夠實現長時間無疲勞的工作狀態,同時也減輕了企業的人員管理成本;在一些繁重的體力工作中,機器人的出現則大大提升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只需要進行面板操作就可以完成整個工作。據統計,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工業機器人擁有量將占全國一半以上。
目前我國進口的工業機器人主要來自日本、德國等國家,但是隨著我國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的不斷出現,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將由中國制造。中國各地都行動了起來,機器人企業、機器人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積極投入這場“掘金戰”中。